人体常常携带静电,当评估电子设备遭受直接来自操作者和对邻近物体的静电放电时的抵抗性要求,称为静电放电测试。ESD系列静电放电发生器采用国际领先技术,最佳的人体工学设计和完美的辅助电子电路,能够满足IEC 61000-4-2等标准要求,精确的模拟静电放电脉冲。16kV和30kV两款最高放电电压可选,配合可更换放电网络,外置AC供电器或电池供电,与标准测试台组成一套完整的静电放电测试系统。
选择外时钟频率低的微控制器可以有效降低噪声,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方波和正弦波的高频成分远远超过正弦波。虽然方波的高频成分比基波小,但频率越高,就越容易发射成噪声源。微控制器产生的最有影响力的高频噪声大约是时钟频率的三倍。
电磁兼容性设计主要包括浪涌(冲击)抗扰性、振铃波浪涌抗扰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性、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性、工频电源谐波抗扰性、静电抗扰性、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性、工频磁场抗扰性、脉冲磁场抗扰性、传导骚扰、辐射骚扰、射频场感应传导抗扰性等。
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满足要求而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难以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要求:一方面,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电磁干扰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设备对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即电磁敏感性。
汽车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包括两方面,一是电磁发射,衡量系统产生的电磁干扰的发射水平;二是电磁敏感度,衡量系统在工作时为实现预期技术指标而需要的抵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如今,电磁干扰越来越成为产品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产品进入国外市场的重要瓶颈。由于中国长期忽视这一领域,以及测试设备及其昂贵等诸多因素,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相对缓慢。
雷击是指带电云层或带电云层与地面之间的放电现象。这种放电过程会产生强大的闪电和巨大的声线,并随着大量的能量而传递。雷击对电子设施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雷击浪涌冲击波可以通过室外传输线路、设备之间的连接线和电力线侵入设备,损坏连接在线路中间或终端的电子设备。雷击地球或接地导体,导致局部瞬时电位上升,影响附近的电子设备,影响设备,损害其对地面绝缘。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是电气和机电设备中常见的一种瞬态干扰,是由继电器、接触器、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感器件产生的,是时间很短但幅度很大的电磁干扰,是一连串的脉冲,可以在电路输入端产生累计效应,使干扰电平的幅度最终超过电路的噪声门限,对电路形成干扰。
EMC(电磁兼容)包括EMS(电磁敏感度)和EMI(电磁干扰)两部分,通常我们所说的解决EMC问题,其实就是解决电子设备对外辐射干扰,或者如何防止设备、电子元件被外界电磁波干扰的问题。
在EFT抗扰测试中,并非所有外部信号控制端口都需要EFT抗扰测试,这些端口通常连接电缆相对较短。标准认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易直接与大型EFT干扰耦合,因此对这些端口的EFT抗扰性没有测试要求。
与其他瞬态脉冲一样,群脉冲抗扰测试中应用于被测电缆的EFT脉冲范围从数百伏到数千伏不等。仅仅依靠屏蔽、滤波和接地等普通电磁干扰抑制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此类脉冲,应首先使用特殊的脉冲吸收电路将脉冲干扰的能量和范围降低到较低的水平,然后采取其他电磁干扰抑制措施,使被测设备能够有效地抵抗此类干扰。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试验的目的是验证电子设备机械开关对电感性负载切换、继电器触点弹跳、高压开关切换等引起的瞬时扰动的抗干扰能力。这种试验方法是一种耦合到电源线路、控制线路、信号线路上的由许多快速瞬变脉冲组成的脉冲群试验。容易出现问题的场合有电力设备或监控电网的设备、使用在工业自动化上面的设备、医疗监护等检测微弱信号设备。